成語(Idiom):招是攬非
發音(Pronunciation):zhāo shì lǎn f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招惹是非,引來麻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招是指招惹,攬非指攬過來的是非。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過錯或行為不當,引發了一系列的是非和麻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因為自己的錯誤或不當行為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議、糾紛或麻煩。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輕易招惹是非,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東漢書·盧植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當時,盧植任命了一個不稱職的官員,結果這個官員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招來了一系列的是非和麻煩,最終盧植被迫將其撤職。從此以后,人們用“招是攬非”來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過錯引發麻煩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招(Verb)+ 是(Noun)+ 攬(Verb)+ 非(Nou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禮行為招來了一系列的是非。
2. 小明的謠言攬來了不必要的非議。
3. 別招是攬非,不然會惹上很多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招是攬非”拆分為“招是”和“攬非”兩部分記憶,其中“招是”可以聯想到“招惹是非”,“攬非”可以聯想到“攬過來的是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招蜂引蝶”、“攬瓢之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捉弄同學的行為招來了一系列的是非。
2. 初中生:她的無理取鬧攬來了不必要的非議。
3. 高中生:我們應該避免招是攬非,以免給自己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