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杜門自絕(dù mén zì jué)
發音(Pronunciation):doo men dzuh jweh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整日閉門不出,與外界斷絕聯系。形容人孤僻、不合群或自我封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杜門自絕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其中,“杜門”意為閉門不出,不與外界接觸;“自絕”表示斷絕關系、與人隔絕。杜門自絕形容一個人長時間獨自閉門不出,不與人交往,與外界斷絕聯系。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性格孤僻、不合群,或者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杜門自絕常用于描述一個人長時間不愿意與人交往,獨自一人生活的情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社交能力差,不善于與人溝通,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而選擇自我封閉、隱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杜門自絕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些相關的典故可以解釋這個成語的起源。其中一個典故是關于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據說,杜甫在他的晚年時期,因為政治上的不順利和家庭的困擾,選擇了隱居,并且與外界斷絕了聯系。他整日閉門不出,獨自一人生活。因此,人們后來用“杜門自絕”來形容一個人像杜甫一樣,不愿與人交往,自我封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四字詞組成,結構比較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失戀而杜門自絕,已經一個月沒和朋友聯系了。
2. 他一直杜門自絕,所以很少有人了解他的真實性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嘗試以下技巧:
1. 將成語分解為兩個部分,杜門和自絕,理解每個部分的含義,并想象一個人閉門不出,與外界斷絕聯系的情景。
2. 創造一個與杜門自絕相關的故事或場景,將成語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詩歌作品,了解他為什么選擇了隱居和杜門自絕的原因。
2. 學習其他與社交和人際關系相關的成語,如閉門思過、孤芳自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同學總是杜門自絕,不愿意和我們玩。
2. 初中生:他因為家庭問題而選擇了杜門自絕,很少和人交往。
3. 高中生:有些人因為社交恐懼癥而杜門自絕,無法與人正常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