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戮
基本解釋
謂上天的誅戮。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廿二史感應錄采張悌事》:“謂凡彼臨陣捐軀之士,俱屬上干天戮之人。”
成語(Idiom):天戮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懲罰兇惡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戮源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雖有不測之罪,有天罰。猶有天戮之罰,不可逃也。”意為即使是無法預料的罪孽也有上天的懲罰,更不用說天意所降的懲罰了。這個成語強調了上天對兇惡之人的懲罰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兇惡之人遭受上天的懲罰,也可以用來警示他人不要犯下惡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相如在給漢武帝寫信時,用了“天戮”這個詞語,意味著犯下罪行的人無法逃脫上天的懲罰。這個成語通過司馬相如的表達,成為了流傳至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天”,謂語為“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惡人做了那么多壞事,遲早會遭到天戮的。
2. 凡是作惡多端的人,終將會受到天戮的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戮”拆分為“天”和“戮”,并通過聯想記憶,將“天”想象成上天的力量,將“戮”想象成懲罰的行為,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司馬相如的故事和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天譴”、“天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壞人做了壞事,一定會被天戮的。
2. 初中生:那個犯罪分子終于被逮捕了,天戮終于降臨到他身上了。
3. 高中生: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沒有意識到天戮的存在與力量。
4. 大學生:我們應該相信,那些作惡多端的人終將會受到天戮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