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成語(Idiom):香薷(xiāng rú)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香薷是一種芳香植物,具有清香的氣味。成語“香薷”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像香薷一樣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值得敬佩和尊重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香薷”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列傳》。故事中,平津侯劉勰是一個為人正直、品德高尚的官員,他對待人民非常仁愛,行為端正,被人們稱為“香薷”。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香薷”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我們學校的楷模,真是個香薷的人。
2. 她的品行高尚,被大家稱為香薷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將“香薷”與高尚品德、端正行為進行聯想,形成記憶的關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品德、行為相關的成語,如“君子”、“忠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做一個香薷的好學生,好好學習,樂于助人。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香薷的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
3. 高中生:在學校里,我們要互相尊重,成為香薷的人,為他人樹立榜樣。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以香薷為目標,努力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