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懼
成語(Idiom):怯如羊羔(qiè rú yáng láo)
發音(Pronunciation):qiè rú yáng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膽怯,像小羊一樣膽小怯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怯如羊羔是一個由形容詞怯和名詞羊羔組成的成語。怯意為膽小、害怕,羊羔指小羊。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非常膽怯,像小羊一樣膽小怯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恐懼時的膽怯和不敢冒險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孟子和荊軻的對話。孟子問荊軻,如果有人放你在一只籠子里,你會怎么辦?荊軻回答說,我會設法逃跑。孟子接著問,如果籠子上方有一只老虎,下方有一只獅子,你會怎么辦?荊軻回答說,我會怯如羊羔,不敢有絲毫動作。這個故事中的“怯如羊羔”成語就是從這里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怯如羊羔由兩個詞組成,形容詞怯和名詞羊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困難時總是怯如羊羔,缺乏勇氣。
2. 她從小就怯如羊羔,不敢和陌生人說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怯如羊羔”想象成一個小羊羔非常膽怯的樣子,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怯懼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膽怯”、“驚恐萬狀”、“唯唯諾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怯如羊羔地站在講臺上,不敢說話。
2. 初中生(13-15歲):他面對老師的批評時怯如羊羔,不敢回答。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前,學生們都怯如羊羔,擔心自己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