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戰戰兢兢
發音(Pronunciation):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小心謹慎,絲毫不敢有絲毫大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戰戰兢兢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重疊而成。戰戰表示戰栗、顫抖,兢兢表示恐懼、擔心。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做事非常小心謹慎,生怕出差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時非常小心謹慎,生怕出差錯的場景。例如,描述一個人在做重要決策時的態度,或者形容一個學生在考試中非常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被任命為官后,非常小心謹慎地行事,生怕犯錯。他說:“我怕我做錯事,做錯事就會被罰。”因此,他戰戰兢兢地行事,最終得到了上級的贊賞。從此,戰戰兢兢成為了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小心謹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戰戰兢兢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重疊而成。這種結構形式在中國成語中較為常見,用以強調詞語的程度或者加強表達的效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戰戰兢兢地走上舞臺,生怕出錯。
2. 老師對學生說:“考試時要戰戰兢兢,不要粗心大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戰戰兢兢”與小心謹慎的態度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走時戰戰兢兢,生怕摔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小心謹慎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字時戰戰兢兢,生怕寫錯字。
2. 初中生:考試時我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考不好。
3. 高中生:面對重要決策,我會戰戰兢兢地權衡利弊。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會戰戰兢兢地回答問題,以展現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