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兇
成語(Idiom):幫兇(bāng kuòng)
發音(Pronunciation):bāng ku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犯罪或惡劣行為中充當幫助者或同謀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幫兇是由“幫助”和“兇惡”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幫助指為他人提供幫助,兇惡指邪惡、惡劣的行為。幫兇指在犯罪活動或惡劣行為中起到幫助作用的人,通常是指同謀或共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幫兇一詞通常用于描述與犯罪行為相關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與壞事有關的合作伙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背叛朋友或背叛信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幫兇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是描述項羽的一位親信因為受賄而背叛了項羽的故事。這個成語后來成為了指背叛朋友或同伴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是我的朋友,卻成為了我的幫兇。
2. 這個案件的破獲離不開幫兇的供述。
3. 他因為成為了幫兇,最終也被法律制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幫兇”拆分成兩個部分,幫助和兇惡,幫助指幫助他人,兇惡指邪惡的行為。通過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和背后的故事,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犯罪或背叛相關的成語,如“助紂為虐”、“同流合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是小明的幫兇,一起偷了零食。
2. 初中生(14歲):他被別人當成幫兇,其實他是冤枉的。
3. 高中生(17歲):這個團伙有幾個幫兇,大家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