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憂
基本解釋
◎ 丁憂 dīngyōu
[be in mourning for parent's death] 遭逢父母的喪事,也稱“丁艱”
始為謝玄參軍,為玄所遇,丁憂去職。——《晉書·袁悅之傳》
近義詞
父(母)喪、母喪
詳細(xì)解釋
(1).遭逢父母喪事。舊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三年內(nèi)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yīng)考。《晉書·袁悅之傳》:“﹝ 悅之 ﹞始為 謝玄 參軍,為 玄 所遇,丁憂去職。” 清 龔自珍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公﹞年近七十,為禮部尚書,兵備公猶在,比丁憂服闋,再補(bǔ)工部尚書,而公旋卒矣。”
(2).泛指守喪。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三折:“到來日絶早到墳頭,道是我與你廬墓丁憂。”
丁憂(dīng yōu)
發(fā)音(Pronunciation):dīng y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丁憂是指男子死亡后家中的喪事。也可以泛指家中的喪事。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丁憂是由“丁”和“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丁指男子,憂指憂傷、悲痛。丁憂原本指的是男子死亡后家中的喪事,包括安排葬禮、守靈、承辦喪事等。現(xiàn)在,丁憂也可以用來泛指家中的喪事,表示對親屬的悲痛和憂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丁憂常常出現(xiàn)在描述家庭悲痛的場景中。可以用來形容家中有人去世,家庭陷入悲痛之中,需要安排喪事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丁憂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在古代,男子是家庭的頂梁柱,一旦男子去世,家庭就會陷入悲痛之中。為了表達(dá)對親屬的悲痛和憂傷,人們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丁憂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丁”和“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爺爺去世后,全家人都陷入了丁憂之中。
2. 她家中發(fā)生了丁憂,她一直在忙著安排喪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丁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庭中的男子去世,家人們陷入了悲痛和憂傷之中,這就是丁憂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與喪事相關(guān)的習(xí)俗和禮儀,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中國人對家庭和親人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爺爺去世了,家里舉行了丁憂。
2. 初中生:我朋友家中發(fā)生了丁憂,我去安慰他。
3. 高中生:丁憂過后,家人們都變得更加團(tuán)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