菹戮
成語(Idiom):菹戮(zū lù)
發音(Pronunciation):zū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的言行舉止粗魯無禮,不知禮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菹戮一詞源自《論語·子路》。其中的“菹”是指一種菜,而“戮”是指割去鳥獸的頭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的言行舉止粗魯無禮,就像割去鳥獸的頭部一樣殘忍無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粗魯無禮,或者形容人對待他人不講禮貌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子路》中的一段對話。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路上遇到一只剛剛被人割去了頭部的鳥。子路見狀,非常震驚,并向孔子請教這個現象的含義。孔子告訴他,這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粗魯無禮,就像割去鳥獸的頭部一樣殘忍無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菹戮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菹戮,沒有一點風度。
2. 這個人對待他人總是菹戮,沒有禮貌可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菹戮”的發音“zū lù”與“粗魯”這個詞的發音相似,因此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禮貌待人”等來提升自己的言行舉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真菹戮,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班上有幾個同學總是菹戮,讓大家都很討厭。
3. 高中生:這個人的言行舉止真是菹戮,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避免菹戮的行為,要有禮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