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言簡意賅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jiǎn yì g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言辭簡潔而意義深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言簡意賅是指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意思。這個成語強調了用簡短的話語傳遞出復雜的思想,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言簡意賅常用于形容文章、講話或者表達意見時,以簡練的語言精確地表達出深刻的思想和意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言簡意賅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言辭雖然沒有華麗的修飾,但是行動卻能夠取得很大的成效。后來,這句話就演變成了成語“言簡意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言簡意賅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總是言簡意賅,讓人一聽就明白。
2. 這篇文章內容豐富,但是言簡意賅,很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言簡意賅”拆分成“言簡”和“意賅”兩部分記憶。其中,“言簡”表示言辭簡潔,可以聯想到“簡單的話語”;而“意賅”則表示意義深刻,可以聯想到“賅(gāi)滿”的意思,即充滿深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名人演講或者優秀的文章來學習如何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雖然簡單,但是言簡意賅,能夠表達出他的想法。
2. 初中生:這篇作文言簡意賅,很有邏輯,讀起來很舒服。
3. 高中生:這位演講者的表達方式言簡意賅,讓人深受啟發。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結論部分言簡意賅,很有說服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