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驚
成語(Idiom):凌驚
發音(Pronunciation):líng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凌駕于驚恐之上,形容膽大、勇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凌驚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凌的意思是超越、壓倒,驚的意思是害怕、驚恐。凌驚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的勇氣和膽量超越了常人的恐懼和驚恐,形容這個人非常勇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凌驚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危險、恐懼的情境中表現出非同尋常勇氣的人。可以用來贊揚一個人的勇敢和膽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凌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年》中。相傳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名叫子家的士人,他的父親被人殺害,他為了為父報仇,決定親自去追殺兇手。當他的朋友們聽說他要單槍匹馬去追殺兇手時,都勸他不要冒險。然而,子家卻毫不畏懼,堅定地表示自己要凌驚而行。最終,他果斷地追上了兇手,成功報仇。這個故事成為了凌驚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凌驚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凌”和名詞“驚”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敢于凌驚,毫不畏懼地面對困難。
2. 在危險的時刻,他凌驚而行,成功解救了被困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凌驚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樓的邊緣,面對著驚恐和恐懼,但他卻毫不畏懼地凌駕在恐懼之上,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膽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勇氣和膽量相關的成語,如“大膽”、“勇往直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凌驚地跳進了河里救了小狗。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失敗,他凌驚地重新努力學習。
3. 高中生:她凌驚地決定放棄舒適的生活,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他凌驚地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