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iǎo rú guān huǒ ㄌㄧㄠˇ ㄖㄨˊ ㄍㄨㄢ ㄏㄨㄛˇ了如觀火(瞭如觀火)
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鄒魯 《戊申云南河口之役》:“今有 河內 來函,讀之必瞭如觀火,從此兄等之出而説人,必更有把握矣?!眳⒁姟?洞若觀火 ”。
成語(Idiom):了如觀火
發音(Pronunciation):liǎo rú guān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就像觀看火災一樣明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問孟子:“敢問夫子何以知人?”孟子回答:“知人者,一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泵献拥囊馑际钦f,只要觀察到一小部分,就能推斷出整體的情況。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通過觀察一小部分,就能了解到整個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來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透徹,能夠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質或者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對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了如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行業了如觀火,對市場發展趨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2. 這位教授對于這個問題了如觀火,能夠迅速找到解決的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觀看火災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遠處觀看火災,通過觀察火勢的變化來了解整個火災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觀察、了解相關的成語,如“目不識丁”、“洞若觀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游戲了如觀火,知道如何通關。
2. 初中生:我對歷史了如觀火,能夠迅速記住重要的事件。
3. 高中生:我對數學了如觀火,對題目的解法了如指掌。
4. 大學生:我對專業知識了如觀火,對領域內的最新研究都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