黻裳
成語(Idiom):黻裳(fú s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fú s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帝王的禮服,也用來比喻高貴華麗的服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黻裳是古代中國帝王的禮服,由黻和裳兩個部分組成。黻是指禮服上的一種裝飾,通常用來修飾衣袖、衣襟等部位,以增加服飾的華麗程度。裳則是指古代的一種長袍。黻裳作為帝王的禮服,具有高貴華麗的特點,因此常常被用來比喻華麗的服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黻裳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著裝非常華麗,或者形容場合的裝飾非常豪華。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衣著品味高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場所的裝飾華麗瑰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黻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昭公十四年》一章。當時,齊國的昭公要去晉國參加晉獻公的喪禮,他派遣大夫子玉帶著一件黻裳去晉國致哀。子玉在晉國展示了黻裳后,晉獻公非常贊賞,認為齊國的禮儀非常高尚,于是與齊國結為盟友。從此以后,黻裳成為了用來形容華麗裝飾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黻裳為主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今天穿著一身黻裳,真是美得令人驚艷。
2. 這個宴會的布置真是黻裳堂皇,讓人目不暇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黻裳”這個成語與華麗的服飾聯系起來,通過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黻裳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服飾的知識,以及其他形容華麗裝飾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今天穿的裙子真漂亮,就像一件黻裳。
2. 初中生:這個舞會上的裝飾太豪華了,簡直像是黻裳一樣。
3. 高中生:他的衣著品味非常高雅,穿著一身黻裳出席晚宴。
4. 大學生:這個婚禮場地的裝飾真是黻裳堂皇,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