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食
成語(Idiom):乳食
發音(Pronunciation):rǔ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嬰兒吃奶的食物,比喻依賴他人或團體供養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乳食”來源于古代嬰兒的食物,意為依賴他人供養生活。它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無法獨立自主,必須依賴他人提供生活所需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依賴他人的供養,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依賴他人而不努力自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乳食”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衛國的將軍驃騎因為功勞卓著,被國王賜予了一片土地。然而,驃騎卻將土地分給了自己的親戚朋友,自己卻沒有自己的產業。當時人們評論他說:“驃騎將軍,得乳食矣。”意思是驃騎將軍有了乳食,但卻沒有自己的產業,依然需要依賴他人的供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乳食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乳”和“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依靠父母的資助,過著乳食之年。
2. 如果你不努力工作,就永遠過著乳食之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乳食”與嬰兒的食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像嬰兒一樣需要他人提供食物才能生存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依賴他人供養相關的成語,例如“食不果腹”、“仰人鼻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小時候只能依靠父母的乳食生活。
2. 小學生:有些孩子因為家庭困難,過著乳食之年。
3. 初中生: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再過乳食之年。
4. 高中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依賴他人的乳食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