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蹈湯赴火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tāng fù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為了正義、真理或理想而不顧個人安危,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蹈湯赴火”源自《左傳·宣公十年》:“猶有子之蹈湯火者?!逼渲?,“蹈湯”指的是跳入滾燙的湯中,而“赴火”則是指直接走向火焰。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為了追求正義、真理或理想,不懼艱險和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為了追求正義或理想,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適用于各種正義的事業,如為了公平正義而奮斗,為了追求真理而不計個人得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源于春秋時期,魯國公子季孫害怕被殺而躲進了一個熱湯鍋里。他的朋友子貢為了救他,不顧自己會被火焰灼傷,毅然跳入火中將季孫救出。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蹈湯赴火”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求公正與正義,毅然蹈湯赴火。
2. 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應該像蹈湯赴火一樣,勇往直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蹈湯赴火”與勇敢無畏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毅然跳入滾燙的湯中或直接走向火焰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舍生忘死”、“視死如歸”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愿意為了保護小動物而蹈湯赴火。
2. 初中生: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我愿意蹈湯赴火。
3. 高中生:在面對社會不公與不義時,我們應該勇敢地蹈湯赴火,為正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