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
基本解釋
唐 碑名。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 玄奘法師 至 印度 取經,回 長安 后,譯經、論一千余卷。 貞觀 二二年, 太宗 作此序表彰其事。時 高宗 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記》。至 高宗 朝,多處將序、記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為 咸亨 三年由 弘福寺 僧 懷 仁 集 晉 王羲之 字跡刻成,后附 玄奘 所譯《心經》。碑在 西安 學宮,世稱《集王圣教序》。 清 趙翼 《金二雅繪禊游圖集蘭亭字為序長卷索題戲書其后》詩:“ 李唐 御製《圣教序》,亦掇墨寳刊穹碑,遂令 右軍 好手跡,幾遭寸磔無完肌。”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馀論》:“《圣教序》, 唐 僧 懷仁 所集 右軍 書,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謂異才。”
成語(Idiom):圣教序(shèng jiào xù)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jiào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一宗教的信仰和教義進行總結和闡述的文章或序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教序是指在宗教文獻中,對某一宗教的信仰和教義進行總結和闡述的文章或序言。它通常是由宗教領袖或學者撰寫,以便使信徒和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宗教的教義。圣教序在宗教文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基礎,也是傳播宗教思想和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圣教序常常出現在宗教經典、圣經、佛經等宗教文獻中。它可以用于宗教學習、研究和講解中,對于想要深入了解某一宗教信仰和教義的人士來說,閱讀和研究圣教序是必不可少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圣教序這個詞語源于古代宗教文獻的寫作風格和傳統。在古代,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經典和教義,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宣揚宗教的思想和價值觀,宗教領袖和學者們會撰寫一些總結和闡述宗教教義的文章或序言,這些文章或序言就被稱為圣教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圣教序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圣教”和“序”兩個詞組成。其中,“圣教”表示宗教信仰和教義,“序”表示文章或序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佛經的圣教序非常精辟,闡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
2. 他是一位研究圣教序的學者,對各種宗教的教義都有深入的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圣教序”這個詞語:
1. 將“圣教序”拆分為“圣教”和“序”,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
2. 聯想“圣教”表示宗教信仰和教義,“序”表示文章或序言,這樣就能夠理解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宗教學習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各個宗教的圣教序和宗教經典,深入了解宗教的思想和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讀了一本關于佛教的書,里面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圣教序。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閱讀一篇關于基督教的圣教序,以便更好地理解教義。
3. 高中生:我對不同宗教的圣教序都很感興趣,希望能夠深入研究宗教的思想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