賂遺
成語(Idiom):賂遺
發音(Pronunciation):lù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賄送禮以求得官員的幫助或者討好他人以謀取私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賂遺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賂指行賄送禮,遺指討好他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為了謀取私利而用賄賂和阿諛奉承的手段來討好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地討好他人,尤其是用行賄和送禮的方式來取悅官員。在討論貪污腐敗、官商勾結等現象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準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秦國有一個名叫呂不韋的人,他希望能通過行賄送禮來得到趙國宰相的幫助。于是,他派人送給宰相一匹名貴的馬,并附上一封信,信中說:“這匹馬是我最珍貴的財產,希望您能為我效力。”宰相看到信后,非常憤怒,立即把馬和信送還給呂不韋,并回信說:“這匹馬是我官家的財產,你應該把它還給官家。”呂不韋因此感到非常羞愧,后來改過自新,成為了一個有德行的人。這個故事成為了“賂遺”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賂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那個職位,不惜賂遺官員。
2. 這個商人常常用賂遺的手段來擴大自己的生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賂遺”這個成語拆分成“賂”和“遺”兩個部分,賂即行賄送禮,遺即討好他人。可以通過聯想,將賂想象成金錢,將遺想象成討好他人的行為,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的反腐敗政策和相關法律,學習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避免使用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得到好成績,不惜賂遺老師。
中學生(13-18歲):他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不惜賂遺招生辦公室的官員。
大學生及以上:他為了在工作中得到晉升,不惜賂遺上級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