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礲
成語(Idiom):斲礲(zhuó ló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ūo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勇猛有力,勢不可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斲礲原指斧子砍擊石頭的聲音,后來用來形容勇猛有力的樣子。比喻勢頭凌厲,不可阻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氣勢或行動有力、有沖擊力,形容勇猛、有威力的場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斲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大夫斲與魯僖公一同出征,斲用斧子砍擊城墻,聲勢驚人,勢不可擋,展示了他的勇猛有力。后來人們用“斲礲”來形容勇猛有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如雷霆般斲礲,震撼了全場。
2. 運動員的表演斲礲有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斲礲的發音“斲”與“咒”,“咒”代表著力量和威力,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勢如破竹”、“力不從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拳擊動作斲礲有力,像一只猛虎。
2. 初中生:在籃球比賽中,他的扣籃斲礲入框,贏得了全場觀眾的喝彩。
3. 高中生:在考試中,他的答題速度斲礲有力,迅速完成了所有題目。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措辭斲礲有力,引起了廣大學生的思考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