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泥
基本解釋
(1).道家煉丹用以封爐的一種泥。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用雄黃水、礬石水、戎鹽、鹵鹽、礬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封之﹞。” 王明 校釋:“ 孫 校:‘泥’下刻本有‘封之’二字。 明 案《籤》六七‘泥’下有‘固濟’二字。固濟者,密封也。”后以指煉丹。 唐 王維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長天寺》詩:“墨點三千界,丹飛六一泥。”亦省稱“ 六一 ”。 唐 呂巖 《七言》詩之十四:“知是一般真箇術,調和六一也同天。”
(2).中藥名。蚯蚓泥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土·蚯蚓泥》。
成語(Idiom):六一泥 (liù yī ní)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yī n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慶祝或紀念某一重要節日時,表演或進行的一種特殊的活動或儀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一泥源自中國傳統文化,泥是指用黏土制成的小人、小物品,六一指的是每年的6月1日兒童節。六一泥的含義是在兒童節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孩子們可以用黏土制作各種造型的泥塑,表達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一泥一般用于描述兒童節期間孩子們制作泥塑的活動,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其他節日或慶典中進行的特殊活動或儀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一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間傳統。在兒童節這一天,孩子們會聚集在一起,用黏土制作各種形狀的泥塑,如小人、小動物等。這種活動既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可以展示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一泥是由“六一”和“泥”兩個詞組成的,表示在兒童節這一特殊的日子里制作泥塑的活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每年的兒童節,我們都會組織孩子們參加六一泥活動。
2. 孩子們在六一泥活動中展示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六一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兒童節這一天,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用黏土制作各種形狀的泥塑,展示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節日和民間傳統的知識,例如春節、中秋節等。還可以學習更多關于藝術和手工制作的技巧,如陶藝、剪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兒童節那天,我們一起參加了六一泥活動,我做了一個小狗的泥塑。
2. 初中生:我小時候喜歡參加六一泥活動,每年兒童節我都會和朋友們一起制作泥塑。
3. 高中生: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但我仍然懷念小時候參加六一泥活動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