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桑樞韋帶
發音(Pronunciation):sāng shū wéi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舉止悖離常理,荒唐不合情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桑樞,門上的橫木;韋帶,門上的縱木。桑樞韋帶是指門上的橫縱木,本應互相配合,但如果桑樞和韋帶位置錯亂,就會導致門無法正常開關。引申為人的行為舉止違背常理,荒唐不合情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的行為舉止荒唐不合理,違背常理的情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滑稽、荒謬的行為,或者用于評論某人的不理智舉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霍光傳》中有一則故事。霍光是西漢時期的名臣,他在家中有一個兒子叫霍去病,因為霍去病年幼時有天賦異稟的武藝,所以霍光對他寄予了厚望。有一天,霍去病的母親在家中安排了一個考驗,她把門上的橫木和縱木換了位置,然后讓霍去病來開門。霍去病看到橫木和縱木換了位置,卻毫不猶豫地打開了門。母親很失望,認為霍去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做出了選擇。后來,人們用“桑樞韋帶”來形容行為違背常理,荒唐不合情理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桑(sāng)、樞(shū)、韋(wéi)、帶(dài)。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決策完全桑樞韋帶,沒有經過仔細考慮。
2. 這個計劃太桑樞韋帶了,根本行不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桑樞韋帶”與門的橫縱木的位置錯亂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畫面,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行為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胡作非為”、“言行不一”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太桑樞韋帶了,老師都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2. 初中生:他的行為真是桑樞韋帶,不合理的決定讓大家都感到困惑。
3. 高中生:這個演員的表演完全桑樞韋帶,毫無邏輯可言。
4. 大學生:這個政策的制定過程太桑樞韋帶了,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