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恬
基本解釋
(1).安然恬靜。 宋 陶穀 《清異錄·酒漿》:“﹝ 法常 ﹞嘗謂同志云:‘酒天虛無,酒地綿邈,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 明 張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獲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二:“炸爆洪聲,震天動地,槍林彈雨,硫煙迷悶的新環境,立刻便震驚了‘東方稚兒’安恬靜寂的‘偽夢’。”
(2).淡泊,不追求名利。《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元年》:“ 相王 寬厚謹恭,安恬好讓,故經 武 韋 之世,竟免於難。” 宋 梅堯臣 《依韻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會》:“嗟嗟勿復問,安恬固無媿。”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九:“先 文康公 嘗有詩云:‘平生趣操號安恬,退亦怡然進不貪。’”
(3).滿不在乎,坦然。 宋 葉適 《晉元帝廟記》:“方 王敦 篡勢已成,舉朝不悟,尚安恬自若。”
成語(Idiom):安恬
發音(Pronunciation):ān t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靜平和,心情舒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恬是由形容詞“安”和形容詞“恬”組成的成語。指心情平靜安詳,沒有煩惱和憂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心境,表示心情舒適、安寧、愉悅。也可以用于形容環境或氛圍的安寧和寧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道心安恬。”莊子在這里用“安恬”來形容道心的安寧和平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安恬地躺在草地上,享受著陽光的溫暖。
2. 在這個寧靜的小村莊里,人們生活安恬而幸福。
3. 她的笑容讓人感到安恬宜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安”字代表安靜、平和,而“恬”字代表舒適、愉悅。將這兩個意思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理解成語“安恬”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安靜、舒適相關的成語,如“安適”、“寧靜”,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安恬的環境,可以專心讀書。
2. 初中生(13-15歲):經過一天的努力學習,我感到心情安恬。
3. 高中生(16-18歲):在大自然中漫步,我感受到了一種安恬的心境。
4. 大學生及以上:工作壓力大的時候,聽音樂可以讓我心情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