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ǔ hǔ móu pí ㄧㄩˇ ㄏㄨˇ ㄇㄡˊ ㄆㄧˊ與虎謀皮(與虎謀皮)
◎ 與虎謀皮 yǔhǔ-móupí
[doomed petition like asking a tiger for its hide] 同老虎商量,要剝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謀求的對象有利害沖突,決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惡人商量,要他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定辦不到。本作“與狐謀皮”
詞語解釋
yǔ hǔ móu pí ㄧㄩˇ ㄏㄨˇ ㄇㄡˊ ㄆㄧˊ與虎謀皮(與虎謀皮)
本作“與狐謀皮”。喻所謀之事有害于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達到目的。《太平御覽》卷二○八引《符子》:“﹝ 周 人﹞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故 周 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孫中山 《大亞洲主義》:“要請在 亞洲 的 歐洲 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們的權利,那就象與虎謀皮,一定是做不到的。” 續范亭 《學習漫談》:“現在想起來,實際上是做了三十年與虎謀皮的事,幾乎被虎吃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與虎謀皮
成語(Idiom):與虎謀皮
發音(Pronunciation):yǔ hǔ móu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與強大的對手合作,企圖從中取得自己的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與虎謀皮是一個負面的成語,形容與強大的對手勾結,試圖從中謀取個人利益。這個成語源自于一個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狐貍與一只老虎合作,想要從其他動物身上獲取皮毛。然而,最終老虎背叛了狐貍,吃掉了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與虎謀皮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與強大的對手勾結,不擇手段地謀取私利的行為。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與不道德的人或組織合作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人們不要輕易相信不可靠的人或組織,以免受到傷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與虎謀皮的故事源自于《后漢書·班超傳》,據說班超在西域出使時,曾與一個叫做烏孤的人合作,企圖從其他國家的使者身上獲取財富。然而,班超最終被烏孤背叛,被困在了波斯。后來,這個故事被改編成了寓言故事,狐貍和老虎取代了班超和烏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與虎謀皮”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與”、“虎”、“謀”、“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利益與那個黑幫頭目合作,簡直是與虎謀皮。
2. 他和那個強權政府勾結,試圖從中獲取權力和財富,真是與虎謀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與虎謀皮”這個成語拆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與虎”、“謀”和“皮”。你可以想象一只狐貍和一只老虎站在一起,狐貍企圖從老虎身上取得皮毛。這個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虎相關的成語,例如“畫虎類犬”、“虎頭蛇尾”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你豐富你的漢語詞匯,并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會與虎謀皮,因為那樣會有危險。
2. 初中生:他為了提高成績與聰明的同學合作,這樣他就可以得到好成績了,但他也被認為是與虎謀皮。
3. 高中生:一些企業為了獲取利益與不法商人合作,這種行為被稱為與虎謀皮。
4. 大學生:他為了在職場上獲得更多機會,與公司高層勾結,這種行為被批評為與虎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