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王
成語(Idiom):暴王(bào wáng)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w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暴虐的君主或者專橫跋扈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王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殘暴、殘忍、專橫跋扈的君主或者個人。這個成語中的“暴”表示殘暴、兇狠,而“王”則表示君主、統治者。暴王的基本含義是指那些以暴力手段統治、殘害百姓的君主或者那些專橫跋扈、不顧他人利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王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專橫跋扈、殘暴無道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歷史上的暴君,也可以用于形容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人物或者某些行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企業老板對員工的殘酷對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政治領導人對待民眾的專橫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孟子·梁惠王上》。故事中,梁惠王問孟子:“王者之道,何如而為?”孟子回答說:“王者之道,惟在仁。”梁惠王不以為然,認為仁者易欺。于是孟子告訴梁惠王一個故事,說有一個暴君,他專橫跋扈,殘暴無道,但百姓卻不敢反抗他。后來有一個智者告訴百姓只要共同行動,暴君就會被推翻。于是,百姓們聯合起來,推翻了暴君。這個故事中的暴君就被稱為“暴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王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暴”和“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企業的老板真是個暴王,對待員工毫不留情。
2. 那個國家的統治者是個暴王,百姓們生不如死。
3. 他的脾氣太暴王了,誰敢得罪他都會遭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暴王”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殘暴無道的君主坐在寶座上,高高在上地統治著百姓,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暴王”相關的成語,例如“暴虎馮河”、“暴殄天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小孩是個小暴王,經常欺負同學。
2. 初中生:這個班里的班長就是個暴王,整天對同學們指手畫腳。
3. 高中生:這個老師是個暴王,總是對學生發脾氣,給他們很大壓力。
4. 大學生:這個政府官員是個暴王,他的腐敗行為讓人民非常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