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公主
基本解釋
(1). 漢武帝 實行和親睦鄰政策,遣 江都王 之女 細君 為公主,遠嫁 烏孫王 昆莫 ,世稱 烏孫公主 。見《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
(2).黃鵠的別名。 伊世珍 《嫏嬛記》卷中引《采蘭雜志》:“黃鵠……一名烏孫公主。”
成語(Idiom):烏孫公主
發音(Pronunciation):wū sūn gōng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女子嫁入外族,代表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孫公主,出自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烏孫是古代西域的一個民族,公主則是指國王的女兒。烏孫公主嫁給了中原的漢族王子,象征著兩個不同民族之間的婚姻聯姻關系。這個成語的意義被引申為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孫公主常用于描述兩個不同文化、民族或地區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國家、兩個家庭、兩個團隊等之間的合作和融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烏孫公主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西漢時期。當時,烏孫國公主嫁給了西漢王朝的劉家皇子,成為了劉家的一員。這個婚姻不僅加強了烏孫與漢族的聯系,還有助于鞏固西漢王朝對西域地區的統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孫公主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烏孫”和“公主”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個不同國家的領導人簽署了合作協議,這是烏孫公主的典型例子。
2. 這場文化交流活動像烏孫公主一樣,促進了兩個國家之間的友誼和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烏孫公主的故事與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聯系起來。可以想象烏孫公主嫁入中原,代表了兩個不同民族的融合,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烏孫公主的歷史故事,以及烏孫與漢族的文化差異和交流情況。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馬可波羅式的交流”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烏孫公主嫁給了中原王子,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 初中生:烏孫公主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3. 高中生:烏孫公主的婚姻代表了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融與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