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寘
基本解釋
見“ 召置 ”。
成語(Idiom):召寘
發音(Pronunciation):zhào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召喚的人沒有按時到達或未能履行職責,導致事情無法順利進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召寘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召,意為召喚、召集;寘,意為寄托、寄放。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被召喚的人未能按時到達或未能履行職責,導致事情無法如期進行。它常常用來形容某人未能按照約定的時間或方式完成任務,給他人帶來了困擾或不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召寘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工作、學習或社交場合中的不愉快經歷。例如,當某個重要會議的參與者遲到或缺席時,可以使用召寘來表達對他們不負責任的不滿。另外,當某人未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導致整個項目延誤時,也可以使用召寘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召寘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它是從漢代開始流傳的,形容被召喚的人未能按時到達或未能履行職責的情況。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守時和履行承諾,因此召寘這個成語也成為了人們對遲到或缺席行為的批評和警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召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召”和“寘”都是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作為公司的重要干部,卻經常遲到,真是個召寘之人。
2. 由于某個參會人員的召寘,我們的會議推遲了一個小時。
3.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受到某些人的召寘,已經耽誤了好幾天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召寘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場重要的會議,參會人員被召集到一個會議室,但其中一個人未能按時到達或未能履行職責,導致會議無法順利進行。你可以想象這個人被放置在一個特定的位置,寄托著他完成任務的希望,但他卻未能履行職責,給他人帶來了困擾和不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故事或小說來進一步理解召寘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和含義。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守時和責任相關的成語,如遲到、失約等,以豐富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玩游戲而遲到了,老師生氣地說:“你又是召寘了!”
2. 初中生:由于某個同學的召寘,我們的社團活動延誤了半個小時。
3. 高中生:考試當天,因為交通堵塞,他被困在路上,結果成了召寘的人,沒有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