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畫
基本解釋
中國 畫法之一種。用筆連綿不斷,氣脈貫通,故稱。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論用筆得失》:“惟 王獻之 能為一筆書, 陸探微 能為一筆畫,無適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筆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終,筆有朝揖,連緜相屬,氣脈不斷。”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四:“ 趙子云 江西 人,能作一筆畫……至衣摺則如草符篆,一筆而就。”參見“ 一筆書 ”。
英文翻譯
1.unicursal
成語(Idiom):一筆畫
發音(Pronunciation):yī bǐ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氣呵成,一次性完成,不加修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筆畫是指一氣呵成,一次性完成,不加修改。比喻工作或創作時一氣呵成,一次成功,不需要修改或調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或創作的過程中,一次性完成且無需修改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華或技藝非常高超,一下子就能完成出色的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筆畫”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神筆馬良》。故事中,有一個名叫馬良的小畫家,他被王宮召喚去畫一幅畫,畫面上的山水、花鳥、人物等都要一氣呵成。馬良用他的神筆一筆畫下,畫面立刻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因此,人們就用“一筆畫”來形容一氣呵成、一次成功的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文一筆畫,沒有修改過一次。
2. 這幅畫是他一筆畫的,非常生動逼真。
3. 這個項目是他一筆畫的,沒想到如此順利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馬良的神筆,一下子就能畫出完美的畫作,所以用“一筆畫”來形容一氣呵成、一次成功的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藝術創作相關的成語,如“一氣呵成”、“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一筆畫就完成了作業,老師夸獎了我。
2. 初中生:他的演講稿一筆畫,沒有修改過一次。
3. 高中生:他的設計稿一筆畫,立刻獲得了獎項。
4. 大學生:我一筆畫就解決了這個難題,同學們都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