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戢
基本解釋
整訓撫綏。 宋 韓琦 《謝改觀察使表》:“臣但能招懷種落,訓戢營屯,起城壘以安人,平獄市而清訟。”
成語(Idiom):訓戢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d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謙虛謹慎,嚴守規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訓”指教訓、教導,“戢”指收斂、約束。合起來的意思是要謙虛謹慎,嚴守規矩。這個成語強調人們要遵守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輕易越雷池一步,以免犯錯或出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戢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教育引導、規范行為的場合。比如,在學校教育中,老師可以用這個成語教育學生要遵守校規校紀,不違反紀律;在工作場合,領導可以用這個成語告誡員工要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戢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讓人,訓戢而有恥,是以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話強調了君子應該謙虛謹慎,嚴守規矩,以此來保持自己的威信和學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無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訓戢,從不違反學校的規定。
2.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時刻保持訓戢的態度,從不接受賄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訓戢”拆分為“訓”和“戢”,并與其含義相聯系。訓可以理解為教訓、教導,戢可以理解為約束、收斂。可以想象一個老師在教訓學生,告訴他們要收斂自己的行為,遵守規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論語·為政篇》中關于訓戢的相關內容,深入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訓戢,不要互相打鬧。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訓戢,不要在課堂上使用手機。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時候,我要訓戢,不浪費時間。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訓戢,不要違反學校的規定。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訓戢,不要偷懶或躲避責任。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