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山刻
成語(Idiom):壇山刻
發音(Pronunciation):tán shān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辭雄偉壯麗,氣勢非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壇,古代祭祀時用的大型器皿;山,高大的山峰;刻,雕刻。壇山刻形容文辭雄偉壯麗,氣勢非凡,用以形容文學作品或演講辭章的雄壯氣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壇山刻常用于描述雄偉壯麗的文辭或演講辭章,可以用來形容一篇文章或一段演講的氣勢和威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壇之獄》中有“壇山之狀,言刻其文”一句,意思是說壇山的形狀,就像雕刻了文字一樣。后來,人們將“壇山刻”用來形容文辭雄偉壯麗的作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壇山刻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但結合在一起,表示了雄偉壯麗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演講真是壇山刻,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
2. 他的文章寫得壇山刻,讓人讀后心潮澎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三個字分開記憶,壇山刻,形象地想象成一個雕刻在山上的大壇子,給人一種雄偉壯麗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雄偉壯麗的成語,如山清水秀、壯麗山河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的山是壇山刻的,很漂亮吧!
2. 初中生:老師的演講真是壇山刻,讓人印象深刻。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寫得壇山刻,氣勢磅礴,讓人震撼不已。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技巧真是壇山刻,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