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揚鑼搗鼓
發音(Pronunciation):yáng luó dǎo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喧鬧、熱鬧的場面或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揚鑼搗鼓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喧鬧、熱鬧的場面或活動。鑼和鼓是傳統音樂器材,常用于喜慶或慶祝活動中。揚鑼搗鼓所指的場面通常指的是人們歡樂、喧鬧的聚會或活動,形容熱鬧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各種喧鬧、熱鬧的場合,如婚慶、節日、廟會、晚會、聚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帶領軍隊攻占了秦朝的都城咸陽。在攻城的過程中,項羽下令擊鼓助威,鼓聲震天,鑼聲激昂,給敵軍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后來,人們就用“揚鑼搗鼓”來形容喧鬧、熱鬧的場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婚禮現場非常揚鑼搗鼓,好不熱鬧。
2. 節日期間,城市里的廟會總是揚鑼搗鼓,吸引著很多游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在一個聚會上,人們揚起鑼,搗起鼓,喧鬧非凡的場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喧鬧、熱鬧相關的成語,如“喧鬧一片”、“熱鬧非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今天學校舉行了一場揚鑼搗鼓的運動會。
初中生:市區的夜市總是揚鑼搗鼓,人聲鼎沸。
高中生:音樂節上,成千上萬的人揚鑼搗鼓,共同享受音樂的熱情。
大學生: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在揚鑼搗鼓,慶祝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