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石
成語(Idiom):磻石(pān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pān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艱難困苦的工作或艱難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磻石一詞源自古代的一種古老的工具,由兩塊硬石相互磨擦而產生火花。這個成語比喻通過辛勤努力和艱難困苦來實現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經常用于形容工作或學習中的艱難困苦,以及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達到目標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磻石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任城王嗣》中,原文是“磻石之中取火焰”,形容任城王嗣為了得到火焰,不惜通過磨擦兩塊石頭來獲得。后來,這個成語被廣泛使用來比喻通過辛勤努力和艱難困苦來實現目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磻石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磻”和名詞“石”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事業上磻石而上,最終獲得了成功。
2. 學習是一項磻石之事,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兩塊石頭相互磨擦的場景,以及通過這種艱難困苦的過程產生的火花,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努力和奮斗相關的成語,如“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磻石一樣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好的中學。
2. 初中生:雖然學習很辛苦,但我相信只要磻石不停,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高考是一場磻石之戰,只有付出極大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創業就像磻石,需要不斷摩擦才能產生火花,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