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甚
基本解釋
◎ 已甚 yǐshèn
[excessive;undue] 過分;過甚
不為已甚
詳細解釋
過甚,太過?!?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霍光傳》:“ 光 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罷,罷!他既迴避,我們也不必為已甚之行?!?/p>
成語(Idiom):已甚(yǐ shèn)
發音(Pronunciation):yǐ s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已經過了極限,已經太過分或太過火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已甚是一個表示程度過分或超出限度的成語。它常常用來形容某種行為或情況已經達到了極限或過于夸張,有時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種現象或事件感到無法接受或無法忍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已甚常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不同的情況。例如,當某人的行為過分冒犯或過于霸道時,可以說他已甚;當某個事件發展到了極端且無法接受的地步時,可以說已甚;當某種現象或情況發展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時,也可以使用已甚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已甚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據說,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昭公向魯國借地,但被魯國拒絕了。昭公非常憤怒,他決定用武力來征服魯國。然而,齊國的大臣告訴昭公,已經足夠過分和過火了,不應該再繼續行動。這個故事中的“已甚”就是指昭公的行為已經太過分和太過火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已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已”表示已經,第二個字“甚”表示過分或夸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要求已甚,我們無法滿足。
2. 這個問題已經發展到了已甚的程度,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3. 他的行為已經過分了,我們不能再容忍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已甚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已經被壓得很甚,表示已經達到了極限或過于夸張的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已甚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程度相關的成語,如“不可開交”、“過猶不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捉弄已甚,我再也不想和他玩了。
2. 初中生:這個考試的難度已甚,我覺得自己完全無法應付。
3. 高中生:這個政治事件已經發展到了已甚的地步,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