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蕩氣回腸
發音(Pronunciation):dàng qì huí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音樂、文學等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深沉,令人心靈蕩漾、回味無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蕩氣回腸形容藝術作品(如音樂、文學)所傳達的情感深沉,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和感動。這種感動是如此強烈,以至于使人的心靈產生波動,久久不能平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音樂、文學作品或演講、表演等藝術形式,使人們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和內心的震撼。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事件或經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的文學家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當時有一位名叫廬陵太守的官員,他的演講非常動聽,使人們深感動情,無法忘懷。因此,人們就用“蕩氣回腸”來形容這種感人至深的演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每個字的意義分別是:蕩(波動、搖曳)、氣(情感、心情)、回(回旋、回蕩)、腸(內心、心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唱讓人蕩氣回腸,每個聽眾都被他的情感所打動。
2. 這部電影的音樂非常蕩氣回腸,觀眾們被深深地震撼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座美麗的湖邊,湖水被微風吹起,波動起伏,回蕩在心靈深處,令人心情愉悅、回味無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情感相關的成語,如“動人心弦”、“感人肺腑”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了一首蕩氣回腸的歌,感覺好像置身于美妙的音樂世界中。
2. 初中生:這部小說的情節非常扣人心弦,每個人讀了都會被故事情感所觸動。
3. 高中生:老師的演講非常蕩氣回腸,讓我們深感他對知識的熱愛和執著。
4. 大學生:這場音樂會的演出真是令人蕩氣回腸,我被音樂的魅力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