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話
成語(Idiom):懈話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懶散、不負責任,不盡職盡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懈話是由“懈”和“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懈有懶散、松懈之意,話指言語、說話。懈話形容人言語懶散、不負責任,不盡職盡責的行為。這個成語用于批評那些不認真履行職責,言語敷衍了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懈話常用于形容公務員、職員、學生等在工作或學習中不認真負責的情況。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嚴謹對待工作,言行要負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懈話的故事起源于《晉書·王敦傳》。據說晉朝時期,王敦擔任官職,但他卻懶散敷衍,言語不負責任。有一次,他在朝會上被問到一些重要的問題,他卻回答得輕描淡寫,沒有認真對待。他的回答被人們評價為“懈話”。從此,“懈話”成為了形容言語懶散、不負責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懈話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回答簡單敷衍,完全是懈話。
2. 作為一名公務員,你不能隨便說懈話,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將“懈”字與懶散、松懈的意思聯系起來,將“話”字與言語、說話的意思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鮮明的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負責任、認真工作相關的成語,例如“盡職盡責”、“勤勉敬業”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寫作業,我卻玩手機,真是太懈話了!
2. 初中生:他在考試時總是草草了事,答案都是懈話。
3. 高中生:作為班長,她卻對同學們的問題回答得毫無準備,簡直就是懈話。
4. 大學生:他在實習期間對工作態度不端正,總是隨便應付,真是太懈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