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遑
基本解釋
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 漢 揚雄 《羽獵賦》:“立君臣之節,崇賢圣之業。未遑苑囿之麗、游獵之靡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爰至有 漢 ,運接燔書, 高祖 尚武,戲儒簡學,雖禮律草創,詩書未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辛丑二宗伯》:“ 沉某 父子,嘗從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趨避,而衷甲之士,奮呼羣起,幾不獲生焉。” 清 魏源 《客懷》詩:“勞勞啼夜烏,夜靜未遑息。” 孫中山 《敬告同鄉書》:“今二子之逋逃外國而倡保皇會也,其感恩圖報之未遑,豈尚有他哉?”
成語(Idiom):未遑(wèi huáng)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未有時間或機會做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未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未”表示尚未,還沒有,而“遑”表示有空閑的時間。合在一起,未遑的意思是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做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未遑常用于形容某人因為忙于其他事情而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做另一件事情。它可以用來表達某人的忙碌或無暇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未遑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淇奧》一詩中。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衛國的官員因為忙于公務而無暇顧及家庭的情景。其中就包括了“未遑家事”的描述,意味著他沒有時間照顧家庭事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未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非常忙,未遑顧及家庭。
2. 考試臨近,他未遑細讀,只能匆匆復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未遑這個成語。可以將“未遑”聯想成“未有空”,表示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做某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忙于無暇”、“事務繁忙”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因為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他未遑顧及學習。
2. 初中生:為了準備期末考試,他未遑娛樂和玩耍。
3. 高中生:由于學業繁忙,他未遑顧及社交活動和朋友聚會。
4. 大學生:暑假期間,他未遑閑暇,一直在實習和兼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