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戎
成語(Idiom):畎戎
發音(Pronunciation):quǎn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戰爭中失去了家園,四處流離失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畎戎出自《孟子·告子下》:“孔子曰:‘畎戎,何如?君子曰:戎狄繆亂,民無寧處,何以畎畬為?’”畎戎的字面意思是“戎狄在亂”,引申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戰爭帶來的不幸和災難,強調了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畎戎常用于形容戰亂時期人們的困境和苦難,也可用來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無家可歸的情況。可以用于文學作品、演講、文章等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畎戎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孔子與弟子告子的對話。當時,戰亂頻繁,人們四處逃亡,無法安定下來。孔子以畎戎來形容這種困境,表達了對和平穩定的追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畎戎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畎”和“戎”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亂的年代,許多人成了畎戎,無家可歸。
2. 那個國家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成為了畎戎之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畎戎”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畎可以聯想為田地,戎可以聯想為戰爭。畎戎的意思就是田地被戰爭破壞,人們無家可歸。通過將這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逐鹿中原”、“離鄉背井”等,了解更多關于戰爭和流離失所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爭使許多人成為了畎戎,他們失去了家園。
2. 初中生:在那個戰亂年代,人們四處流離失所,成為了畎戎。
3. 高中生: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許多人成了畎戎,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