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促
成語(Idiom):賒促
發音(Pronunciation):shē c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借貸過多,不得不賒賬或催促對方還債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賒促是由“賒”和“促”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賒指借貸,促指催促。賒促表示借貸過多,無法立即償還,需要賒賬;或借貸他人后,催促對方盡快還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賒促常用于形容借貸過多,無法及時償還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企業財務緊張,需向他人借貸并催促對方盡快還款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賒促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鴻雁》中:“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歸,百兩御之。”這里的“百兩御之”表明了借貸的情況。后來,這個詞被引申為借貸過多,不得不賒賬或催促對方還債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賒促是由兩個單音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意失敗了,現在賒促著生活。
2. 這家公司因為賒促過度,導致資金鏈斷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中拿著賬單,一邊催促對方還債,一邊又賒賬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賒銷、賒賬等與賒促相關的成語,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賒促著買了一件新衣服,現在得趕緊還給商店。
2. 初中生(13-15歲):他因為賒促了很多債,現在每天都在想辦法賺錢還債。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賒促經歷讓他意識到要理性消費,避免陷入經濟困境。
4. 大學生(19-22歲):他賒促了很多錢,現在每天都在打工,努力賺錢還債。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賒促經歷讓他懂得了理財的重要性,從此開始儲蓄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