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曲
基本解釋
指 宋 金 人所作并廣泛流傳的十首詞。即 蘇小小 《蝶戀花》、 鄧千江 《望海潮》、 蘇軾 《念奴嬌》、 辛棄疾 《摸魚兒》、 晏幾道 《鷓鴣天》、 柳永 《雨霖鈴》、 吳激 《春草碧》、 朱淑真 《生查子》、 蔡松年 《石州慢》、 張先 《天仙子》。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國志》先饒十大曲。”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便是風流 王煥 ……懷揣十大曲,袖褪《樂章集》,衣帶鵪鶉糞,靴染氣毬泥。”參閱 元 楊朝英 《陽春白雪》前集卷一引《唱論》。
成語(Idiom):十大曲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dà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國古代傳統音樂中的十種主要曲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大曲是中國古代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十種主要的曲調。這些曲調包括:宮調、商調、角調、徵調、羽調、鳳調、簫調、梆調、雜調、宮調。每種曲調都有其獨特的音樂特點和表達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十大曲通常用于描述中國傳統音樂的豐富多樣性和獨特魅力。在文化交流、音樂教育和藝術表演等場合中,可以用來表達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欣賞和推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十大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音樂發展的歷史。這些曲調在古代音樂理論中被歸納總結出來,并成為傳統音樂演奏和創作的基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大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十”表示數量,而“大曲”表示主要曲調的總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十大曲各具特色,每一種曲調都有其獨特的韻味。
2. 學習十大曲是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十大曲的名稱和其對應的曲調特點進行聯想記憶,或者通過聽取和欣賞這些曲調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關于中國傳統音樂的知識,了解不同地區和民族的音樂風格和特點,深入研究中國古代音樂的歷史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聽十大曲中的宮調,它的旋律很優美。
2. 初中生:我們在音樂課上學習了十大曲的基本知識,對中國傳統音樂有了更深的了解。
3. 高中生:我正在學習中國古代音樂史,十大曲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