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乎哀哉
基本解釋
感嘆詞。表示感傷哀痛。《詩·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其舊。”《荀子·樂論》:“於乎哀哉,不得成也。”《禮記·禮運》:“ 孔子 曰:於呼哀哉!我觀 周 道, 幽 厲 傷之,吾舍 魯 何適矣!”
成語(Idiom):于乎哀哉
發音(Pronunciation):yú hū āi z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對某種悲哀、遺憾、惋惜的表達或感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于乎哀哉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其中,“于乎”表示強調或加強語氣,“哀哉”表示悲哀、遺憾的感嘆。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對某種悲哀、遺憾、惋惜的表達或感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于乎哀哉通常用于表達對某種不幸、遺憾或悲傷的情感。可以用于描述個人遭遇不幸或失去重要事物時的心情,也可以用于對社會、國家或世界的不幸事件表達悲傷和憂慮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于乎哀哉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蒹葭》一篇中。這篇詩描寫了一個女子因為丈夫的早逝而感到悲傷和遺憾,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思念和對生活的不滿。成語“于乎哀哉”就是從這首詩中提取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于乎哀哉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于乎”為副詞,表示強調或加強語氣,“哀哉”為動詞,表示悲哀、遺憾的感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失去了親人的他,心中充滿了于乎哀哉的情感。
2. 面對戰爭的殘酷現實,人們無不感到于乎哀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于乎哀哉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面對不幸或遺憾時,抱著哀傷的心情發出“于乎哀哉”的感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詩經》中的其他篇章,了解更多古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悲哀欲絕”、“痛不欲生”等,來擴展對表達悲傷和遺憾情感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摔倒了,我感到于乎哀哉。
2. 初中生:聽到這個壞消息,我心中充滿了于乎哀哉的感覺。
3. 高中生:面對戰爭的殘酷現實,我們無不為之于乎哀哉。
4. 大學生:考試沒考好,我對自己的水平感到于乎哀哉。
5. 成年人:看到這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我對人性感到于乎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