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樞
成語(Idiom):禍樞(huò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huò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引發禍害的中心或關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禍樞一詞由兩個字組成,禍意指災禍、不幸,樞意指中心、關鍵。禍樞一詞形象地比喻事物中的核心或關鍵因素,它能夠引發災禍或不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禍樞一詞常用于形容某個事物或人的存在會引發一系列的災禍或不幸。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關鍵決策、行動或事件,會對整個局面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了一個有關禍樞的故事。據說,古代有一個叫做劉秀的人,他被認為是一個能夠引發災禍的人。當他在世時,天下大亂,人們紛紛稱他為“禍樞”。這個故事使得禍樞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那些能夠引發災禍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禍樞由兩個意義相對的字組成,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中的核心與關鍵因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貪污行為是整個公司的禍樞,導致了公司的倒閉。
2. 這個國家的腐敗體制是社會不穩定的禍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樞”字記憶為門的中心,而門是一個關鍵的部分。同時,可以將“禍”字記憶為災禍,將兩個字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相關成語和故事,如“禍從口出”、“禍不單行”等,可以幫助加深對于禍樞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欺凌行為是班級和諧的禍樞。
2. 初中生(13-15歲):網絡欺詐是網絡安全的禍樞。
3. 高中生(16-18歲):不良習氣是個人發展的禍樞。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貪污腐敗是社會進步的禍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