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糨
成語(Idiom):洗糨
發音(Pronunciation):xǐ j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辭謙和、態度謹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洗糨是指將糨糊(一種粘稠的食物)洗凈,去除其中的雜質,使之純凈。這個成語比喻人的言行謙和有禮,態度謹慎,不帶有任何不良的成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舉止謙和有禮,不冒犯他人,遵守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李斯曾經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奏疏中有一句話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滿。秦始皇非常生氣,準備將李斯處死。李斯的朋友傅說聽到這個消息后,非常擔心李斯的安危,于是去找李斯勸他改變態度,以求保全性命。傅說對李斯說:“你現在應該洗糨了。”意思是李斯應該將自己的言辭洗凈,去掉其中的冒犯之意,以示謙和。李斯聽后恍然大悟,改變了態度,最終得以幸免于難。從此,“洗糨”成為了形容人謙和、謹慎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洗”和“糨”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總是洗糨的,從不冒犯他人。
2. 在處理問題時,我們應該謹慎洗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洗糨”聯想為洗凈糨糊,去除其中的雜質,使之純凈。通過這個形象的聯想,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謙和、謹慎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言行謙和”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誰都能洗糨的同學一起玩。
2. 初中生:在學校里,我們要學會洗糨,不冒犯他人。
3. 高中生:在面試時,表現出洗糨的態度能給人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