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鵂
成語(Idiom):鴟鵂(chī xiū)
發音(Pronunciation):chī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猛禽之類的鳥,也用來形容人心狡詐,行動兇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鴟鵂是由兩個動物名稱組成的成語,鴟和鵂都是猛禽的名字。鴟是指一種猛禽,形似鷹,性情兇猛;鵂是指一種猛禽,也叫禿鷹,善于捕捉小動物。這個成語形容人心狡詐,行動兇惡,比喻狼心狗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心機深沉、狡詐陰險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行為惡劣、兇殘殘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楚國的淮陰侯劉邦在受封之后,派人去找一個能幫助他的人。有一個叫魏豹的人自稱能幫助淮陰侯,但他的外表和言行都很狡詐。淮陰侯看出了他的真實面目,就用“鴟鵂之心”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動物名稱組成,形式為“鴟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很友善,實際上卻是個鴟鵂之心。
2. 這個人心機很重,總是在背后耍手段,真是個鴟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鴟鵂在空中盤旋,兇猛地俯沖下來捕食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鴟鵂相關的成語,例如“鴟張鼠伏”、“鴟視狼顧”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雖然溫和,但我總覺得他有點鴟鵂之心。
2. 初中生:這個人心機真重,總是在背后玩陰謀詭計,簡直就是個鴟鵂。
3. 高中生:他表面上對每個人都很友好,但實際上卻是個心思極深的鴟鵂。
4. 大學生:社交圈里總有一些鴟鵂之輩,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他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