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道
基本解釋
猶言如此說、這樣說。 宋 陸游 《送佛照光老赴徑山》詩:“報恩一句作麼道,常遣山林見太平。”《元典章·圣政一·振朝綱》:“官人每各處行將文書去者,麼道,圣旨了也?!薄对贰ぬ┒ǖ奂o二》:“今我的姪皇帝生天了也麼道。”
成語(Idiom):么道(mé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mé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追問,詢問原因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么道是由“么”和“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么”是疑問代詞,表示疑問,而“道”表示問詢的動作。所以,“么道”整體的意思是追問,詢問原因或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較為莊重的語境中,用來表示對某事情的追問或詢問??梢杂糜谠儐枌Ψ降囊庖?、看法、原因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么道”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當時晉國公子重耳問齊國人季孫:“季孫,所以為貴於齊者何也?”季孫回答:“齊國人貴於齊者,何道?”公子重耳又追問:“么道?”季孫則答道:“強者也。”這個對話中的“么道”即為追問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么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其中“么”是疑問代詞,表示疑問;“道”表示問詢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思考,不停地追問:“這件事的么道是什么?”
2. 學生們對老師的話提出了疑問:“老師,這個問題的么道是什么?”
3. 面對不明真相的情況,他追問:“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的么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么道”中的“道”字,類似于“導”,表示引導、問詢等意思。同時,可以將“么道”與追問的場景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詢問、追問相關的成語,如“一問三不知”、“問心無愧”等,可以拓展對于問詢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這個問題的么道是什么?
2. 初中生:我對這件事情很好奇,想要知道么道。
3. 高中生:對方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我必須追問:“么道?”
4. 大學生:在學術討論中,我們常常會提出一些問題,追問其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