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飭
成語(Idiom):規飭(guī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依照規定辦事,恪守紀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規飭是由動詞“規”和動詞“飭”組成的成語,表示按照規定的標準和紀律去做事。它強調遵守規則和紀律,不偏離正軌,不違背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規飭常用于描述官員、工作人員、學生等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遵守規章制度,恪守紀律的態度和行為。可以用來表達對遵守規則和紀律的要求或贊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公子重耳(后來的齊桓公)在晉國做客,晉國大夫趙簡子對他說:“人主之道,惟飭齊法,以正民心。”意思是說,一個國家的君主要依照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以此來使人民心服。后來,這句話就演變成了成語“規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規飭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規”是動詞,意思是按照規定,而“飭”也是動詞,意思是整頓、治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規飭自己,從不偷懶。
2. 這個學生非常規飭,每天按時完成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規飭”。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條規矩的線上,按照標準的姿勢行走,表示他遵守規則和紀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規飭相關的成語,如“遵紀守法”、“守規矩”等,以加深對紀律和規則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規飭自己,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規飭自己,不遲到、不早退。
3. 高中生:參加高考,要規飭自己,按照考場規定進行答題。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們要規飭自己,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