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耗
成語(Idiom):不耗一兵一卒(bù hào yī bīng yī zú)
發音(Pronunciation):bù hào yī bīng yī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打仗時不耗費任何兵力和軍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不耗一兵一卒”源于《左傳·成公十年》。意為在作戰中不耗費任何兵力和軍糧,即不損失任何人員和物資。形容作戰計劃完美,取得勝利卻沒有任何損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計劃或行動非常精確,沒有絲毫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左傳·成公十年》記載,公元前549年,魯國國君成公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為了避免與鄰國晉國發生沖突,魯國派出使者向晉國表示祭祀活動與晉國無關,不會耗費任何兵力和軍糧。晉國國君晉文公聽后非常高興,于是回了一句“不耗一兵一卒”,表示不會出兵與魯國發生沖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不耗一兵一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行動計劃得太好了,不耗一兵一卒就完成了任務。
2. 他是一個非常有計劃性的人,每次行動都能不耗一兵一卒地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耗一兵一卒”與成功的計劃和行動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作戰、計劃、行動相關的成語,如“出奇制勝”、“以逸待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在運動會上表現得很出色,不耗一兵一卒地贏得了冠軍。
2. 初中生:老師在組織我們去實地考察時,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確保不耗一兵一卒地完成任務。
3. 高中生:我們隊在比賽中采取了出奇制勝的策略,成功地不耗一兵一卒地戰勝了對手。
4. 大學生:我們團隊在項目中的合作非常默契,通過精確的計劃和行動,不耗一兵一卒地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