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侄
基本解釋
堂房侄子。 唐 杜甫 《醉歌行》自注:“別從侄 勤 落第歸。” 唐 牛肅 《紀聞·吳保安》:“其鄉人 郭仲翔 ,即 元振 從姪也?!?/p>
成語(Idiom):從侄(cóng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父親的侄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侄是指男性的表弟或堂弟,即父親的侄子。根據中國的親屬稱謂,從侄與自己的關系是父親的兄弟的兒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當談論與父親的兄弟的兒子有關的事情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例如,當詢問某人是否有從侄時,可以說“你有沒有從侄?”來表達這個意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從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法制度。在中國古代,宗法制度規定了各種親戚關系的稱謂,以及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從侄作為一個親屬稱謂,是在這個制度下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侄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從”是第三聲,“侄”是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的從侄在上大學學習法律。
2. 他是我父親的從侄,我們算是遠親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英文單詞的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將“從侄”與英文單詞“cousin”進行聯想,因為它們都表示親戚關系中的表弟或堂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親屬稱謂和宗法制度,以及其他與家庭和親戚有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有一個從侄,他和我一起上學。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從侄在另一個城市讀書,我們很少見面。
3. 高中生(16-18歲):我的從侄今年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
4. 大學生(19-22歲):我父親的從侄在我大學的同一個專業里。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從侄”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