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聳
成語(Idiom):迥聳(jiǒng sǒng)
發音(Pronunciation):jiǒng s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高聳、突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迥聳指的是物體高聳、突出,與周圍的景物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大的對象,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才華、品德等突出出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高山、高樓大廈等高聳入云的景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才華、品德等超出常人的優秀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迥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郭璞傳》中。郭璞是晉朝的一位文學家,他在文章中使用了“迥聳”這個詞來形容山峰的高聳,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建筑物迥聳入云,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性景觀。
2. 他的才華迥聳于眾人之上,成為了音樂界的翹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或者一座高樓大廈,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高聳、突出相關的成語,如“巍峨”、“屹立”,進一步豐富對這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座山迥聳入云,看起來好像通向天空的階梯。
2. 初中生:他的成績迥聳于全班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教學樓迥聳在校園中央,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水平迥聳于其他同學,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