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稔
基本解釋
歉收。《南齊書·明帝紀》:“ 吳 、 晉陵 二郡失稔之鄉,蠲三調有差。”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詩:“今茲歲失稔,敢厭芋魁羹?”
成語(Idiom):失稔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r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失去稔實的收成或失去了原本應該得到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稔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失意指失去,稔實指豐收。失稔指的是失去豐收的意思,也可以引申為失去原本應該得到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稔常常用來形容農作物因為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而無法收獲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努力之后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或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篇》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孔子的學生子路在一個農田里看到一片麥子被風吹倒,子路就對孔子說:“這片麥子失稔了。”孔子聽后說:“你怎么能說它失稔了?它從未有過稔實。”意思是說,這片麥子本來就沒有收成,所以不能說它失去了豐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稔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失”和名詞“稔”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年的莊稼都失稔了,農民們一片愁云。
2. 他努力了一年,卻失稔了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失”和“稔”兩個字分開記憶。失意指失去,稔實指豐收,結合起來就是失去豐收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失望、失業、失信等,擴大對失去某種東西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年的蔬菜都失稔了,農民叔叔們很傷心。
2. 初中生:他為了考試努力了很久,卻失稔了理想的成績。
3. 高中生:這個項目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最終失稔了預期的效果。
4. 大學生:他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放棄了很多,但最終失稔了成功。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