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跖
成語(Idiom):擋跖
發音(Pronunciation):dǎng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擋:阻擋,阻止;跖:腳掌。指阻擋、阻止某人或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擋跖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阻擋、阻止某人或某事。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某些情況下采取行動,以阻止某個不利或不合適的事情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擋跖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某人主動采取行動,以阻止某個不好的事情發生。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朋友而大膽行動,或者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阻止不正當行為而站出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擋跖這個成語源于《后漢書·蔡邕傳》。當時,蔡邕是一位有才華的文學家,他在朝廷中擔任要職。有一次,他發現一位官員貪污受賄,他決定站出來揭發這個官員的罪行。當時,蔡邕用了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阻止了這個官員繼續犯罪。后來,人們就用“擋跖”來形容蔡邕的行為,表示他為了正義而采取行動,阻止了不正當的事情發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擋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擋和跖。擋表示阻擋、阻止,跖表示腳掌。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阻擋某人或某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擋跖不讓那個壞人逃走。
2. 她擋跖站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擋跖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腳掌擋住前面的路,阻止某人或某事繼續前進。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擋跖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阻擋、阻止相關的成語,例如“攔腰斬斷”、“堵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擋跖住小偷,不讓他偷我的玩具。
2. 初中生:他擋跖住那個欺負同學的人,保護了同學的安全。
3. 高中生:她擋跖住那個不公正的決定,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
4. 大學生:我擋跖住那個貪污的官員,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