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豎
基本解釋
兇惡的小人。多指宦官。《后漢書·竇武傳》:“當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晉書·武帝紀》:“制曰……況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故 賈充 兇豎,懷姦志以擁權; 楊駿 豺狼,苞禍心以專輔。”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兇豎曾驅策,權豪豈易當。” 清 侯方域 《宦官論》:“今天子手除兇豎,明見萬里矣,然竊以為未遑目睫也。”
兇險的小人。猶言惡賊。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之二:“蚊蚋蟻蟲之聚,感兇豎喣濡飲食之惠。”《舊唐書·張鎬傳》:“﹝ 鎬 ﹞手書密表奏曰:‘ 思明 兇豎,因逆竊位,兵強則眾附,勢奪則人離。’”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格 苗 不待于七旬,圍 蔡 止勞於九日,蕩乎兇豎,公有力焉。”
成語(Idiom):兇豎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兇惡囂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豎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兇意指兇惡、兇狠,豎意指囂張、傲慢。合在一起表示人兇惡囂張,形容人的行為態度兇狠傲慢,不可一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豎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兇惡傲慢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態度、舉止或行為不友善、囂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性格暴躁、兇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名叫豎刁的人,他兇惡囂張,欺壓百姓,不可一世。后來,豎刁被正義的人士聯合起來打敗,成為了一個反面典型。因此,人們用“兇豎”來形容那些兇惡囂張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豎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兇豎得很,大家要小心。
2. 他的態度兇豎,沒有人敢得罪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兇惡囂張地站在豎立的位置上,形象地表示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成語和文化,可以學習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典故。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兇狠”、“傲慢”等,來拓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兇豎地對待同學,不讓別人玩他的玩具。
2. 初中生:他兇豎地對待老師,總是不聽話。
3. 高中生:他兇豎地對待家人,經常發脾氣。
4. 大學生:他兇豎地對待同學,總是欺負弱小的人。
5. 成人:那個上司兇豎得很,經常對下屬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