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ù zhī yī jù ㄈㄨˋ ㄓㄧ ㄧ ㄐㄨˋ付之一炬
◎ 付之一炬 fùzhī-yījù
[commit to the flames] 一把火燒掉
吾黨菁華,付之一炬。——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詞語解釋
fù zhī yī jù ㄈㄨˋ ㄓㄧ ㄧ ㄐㄨˋ付之一炬
點它一把火,意即燒掉。語本 唐 杜牧 《阿房宮賦》:“戍卒叫, 函谷 舉, 楚 人一炬,可憐焦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著棋》:“人生數十年,光陰迅速,則又何必做此廢事棄業、忘寢與食之勾當耶……《桃花泉棋譜》、《弈理指歸》諸書,直可付之一炬。”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江西袁州鄉民暴動馀聞》:“嗚呼,以開通民智豫備立憲之學校,忽以一紙誣妄,付之一炬,敝邑固墮入黑暗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付之一炬
成語(Idiom):付之一炬
發音(Pronunciation):fù zhī yī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某個事物全部燒毀或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付之一炬的字面意思是“付之于火一把火”,意為用一把火燒毀或毀滅某個事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徹底毀滅某物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徹底毀滅某個事物或把某個事物完全忘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記載了與付之一炬相關的故事。據說,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學說對于當時的政治體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董仲舒的學說被當作異端邪說,他的著作也被當局扣押并要求焚毀。董仲舒的學生們為了保護他的學說,決定把著作全部焚毀,以免被當局發現。于是,他們將著作付之一炬,燒成灰燼,以保護董仲舒的學說不被毀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付之一炬是一個由五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名譽已經付之一炬了。
2. 他的功績被人忘記,付之一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物體被放在一把火上,完全燒毀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付之一炬相關的成語,如“一了百了”、“一錢不值”等,以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不喜歡的作業付之一炬,感覺輕松多了。
2. 初中生:他的夢想被挫敗了,感覺付之一炬。
3. 高中生:她的過去經歷對她來說已經付之一炬,她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4. 大學生:這個項目沒能成功,只能付之一炬了。
5. 成年人:他的過去錯誤被人揭發,他的名聲付之一炬了。